是的,没错,继去年海珠、荔湾民校补录政策调整为“顺位补录”后,今年白云民校补录很可能改为“二次摇号”,那么其它区呢?
● 什么是顺位补录?
顺位补录,顾名思义,就是未录满的学校,根据未被录取学生的电脑派位序号依次录取。
例如甲、乙两位同学报了同一所学校,根据随机产生的排位序号,甲同学排在乙同学的前一位。第一次摇号时,甲刚好是最后一位被录取上的学生,而乙未被录取,但甲放弃了这所学校,从而产生了空余学位,而乙作为甲的下一个序号则会被补录上。
2024年,海珠和荔湾率先调整民办学校补录政策,第一次补录采取顺位补录方式进行补录,第二次补录则以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补录。
● 什么是二次摇号?
二次摇号也很好理解,就是未录满的学校,在已报名但未被录取的学生中进行第二次电脑派位,产生补录名单;又或是面向未被录取的学生重新开放报名入口,进行第二次电脑派位,产生补录名单。
在各区现行政策中,某些公办学校的补录就是采用二次摇号的方式进行,民办学校补录则未有此先例。
而根据最新的路边社消息,2025年白云就极有可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补录,至于具体怎么摇,暂不得而知。
民校补录摇号,意味着民办学校的补录自主权大大减弱,补录的“空间”大大减少。
如果摇号到底,则包lao未必能包,“英雄不问出处”可能变成“英雄也要有运气”。这样一来,手里的P还能如约兑现吗?自主权减弱后,民办“顶流”们的生源还能稳住吗?
这一系列的变化,对于拥有全市最多热门民校的白云来说,显然是不小的冲击。
当然了,变化始终需要过程,起码去年率先变革的荔湾和海珠,就仅调整了第一次补录的方式,没有“顺位补录”到底,且并未公开“顺位补录”的流程。换句话来说,“空间”确实少了,但也确实还有;政策收紧了,但也并没那么紧。
来到今年,白云是不是也会先从第一次补录开始试行摇号呢?风向标有了,其它区又会不会跟上呢?答案,只能静待官宣了。
但,2025届,甚至是2026届、2027届的家长们,“多手准备”这件事,应该不用我来提醒了吧?